?

文明風尚

當前位置:首頁 - 文明創(chuàng)建 - 文明風尚

加強網絡文明建設 涵養(yǎng)向上向善新風尚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9-05作者:來源:中國文明網分享到:

  8月28日至29日,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天津舉辦。共同推進文明辦網、文明用網、文明上網,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,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的指引下,中國積極開展網絡文明建設工作,推動完善網絡文明建設頂層設計,推進互聯(lián)網內容建設,弘揚新風正氣,深化網絡生態(tài)治理,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,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氛圍日漸濃厚,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的時代道路上,網絡文明建設日益走深走實。

  互聯(lián)網這個“最大變量”,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“最大增量”,而“經濟建筑”的大廈需要用正能量來“添磚加瓦”,這亦是網絡文明建設的破題之所在。網絡空間不僅是信息產業(yè)的基礎平臺,也是億萬網友的精神家園,由此帶來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都具有真實的衡量標準:如果任由低俗內容肆意傳播、網絡詐騙變換花樣,網絡謠言此起彼伏、信息安全漏洞不止、娛樂熱搜惡意炒作、“飯圈文化”大行其道等問題長期存在,網絡強國建設成果就很難經得起檢驗。進入新時代,加強網絡文明建設,正是順應信息時代潮流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。

  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(tǒng)任務,在新時代的網絡生態(tài)中,需要持之以恒、久久為功、堅持不懈地抓下去。從《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》的印發(fā),到“清朗”系列專項行動的持續(xù)開展,再到“凈網”“護苗”等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實施……在目標確定到具體執(zhí)行的過程中,各級各部門勠力同心,夯實網絡文明建設的法治根基,確保網絡空間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。中國互聯(lián)網普及率已達71.6%、網民規(guī)模突破10億,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面前,必須把依法治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。以具體而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,為中國網民立起“去哪里”的精神坐標,說出“怎么干”的方法論斷——用法治來踐行網絡文明建設的“國之大者”,方能做到人人“心中有數(shù)”。

  網絡文明建設,既要立梁架柱的制度,更需春風化雨的力量。文化與文明,從來就是形影不離的:新媒體作品《萬山磅礴看主峰》讓人看到了“大國大氣象,大黨大擔當”;“五個一百”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記錄了時代的“大”與“小”;“好評中國”網絡評論大賽讓青年“發(fā)思想之先聲,通古今之變化,立時代之潮頭”;“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”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辦成了一堂別開生面的“云上大思政課”……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文明生態(tài),需用具體的內容去解讀非凡成就、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,用文字點綴大好河山,用光影映照美麗中國,在網絡上傳遞風清氣正的文明新氣象。

 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,涵養(yǎng)向上向善新風尚。作為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的承辦方,天津市委網信辦聯(lián)合全國31個省(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)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網信辦共同發(fā)起全國大型線上互動活動《傳播網絡文明,我宣言》,號召全國網友化身網絡文明宣傳員,文明辦網、文明用網、文明上網、文明興網。中國網民,一個追趕潮流的響亮名稱,一幅生機勃勃的群體畫像,他們也將以“答卷人”的方式,寫出對“網絡文明”這四個字的深刻感悟。正所謂任何一滴水都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,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,將展現(xiàn)這樣的“光輝”。(謝偉鋒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)

來源:中國文明網

  •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微信公眾號

  • 省委黨校智慧校園APP

Copyright ? 2011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     Designed by Minggao

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皖ICP備06012118號-1         皖公網安備 34011102001196號

通訊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號 郵編:230022